关键字:中等职业教育 德育 职业道德 师资建设
1、对中等职业教育近况的剖析
(一)对国内职业教育的近况剖析
1.国内中等职业教育的进步及近况
福州船政局1866年附设的船政学堂,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械学堂,形成国内职业教育雏形。1917年5月,由
伴随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进步,中等职业教育也在相应调整其教学规范,形成了一套较健全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各国之间形成了无形的角逐,日渐演变成为科技与教育的较量。作为社会与学校的“中间站”,中等职业教育具备其独特有哪些用途与意义。
2.现在,国内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
(1)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这种学校以招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三年或四年。传统的培养目的主如果中级技术职员、管理职员和小学教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培养目的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
(2)技工学校。这种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目的是中、初级技术工人。
(3)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这种学校是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进步起来的,大多数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也有二年和四年的。培养目的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职员为主。
(4)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这种学校是国内改革开放将来进步起来的,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培培养中等技术职员。因为形势的变化,其招生对象已经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二年或三年。
21世纪后,传统的这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的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理等方法,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进它们走向融合。
(二)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
1.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近况和教学近况的剖析
(1)学生现实情况
从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状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质来考察,可以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其缘由,初步剖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中考、高考考试成绩分数较低,生源锐减,生源素质差。
1999年,国内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滑坡。据统计,国内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率由1996年64.7%降低到1999年的33.4%,特别是1999年比1998年降低了5.8个百分点。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更为严峻,不少职业学校报名人数不及计划招生的一半。劳动力市场形势的严峻,中专毕业生自己素质不高,缺少市场竞争优势,就业观念守旧,毕业生就业困难,到今年为止,此种情况仍未有一个明显的改进。究其缘由可总结如下方面:
第一:独生子女的爸爸妈妈对子女受教育程度需要提升,父母望子成龙成凤,并带有一种“补偿心态”,期望子女读大学,读好书。
第二:因为“普通高中热”的日益升温,使中等学校的生源锐减。为了保持存活,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须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了上课睡觉,打闹,逃课等不好的现象。
(2)部分学校教学情况
职业学校,尤其是职业入学校中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教学办法、内容上,因为中专的“专”字等历史缘由的影响,比较偏重理论教学,重视常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质不够。理论教学内容多,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在看重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忽略了职校学生的德育。究其缘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指导思想还不够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是不是端正,这是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道德教学水平的最重要原因。实事求是地讲,现在有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还不是十分明确和端正,总结起来,主要体目前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缺少对职业道德教育在过去、目前尤其是以后对国内现代化建设所发挥的重大用途,与职业教育是教育的要紧组成部分的认识,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一种“副业”。
第二,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权宜之计,把主要精力放在普通教育上,觉得只须把普通教育的教学水平搞上去就好,而把职业道德教育看作是“次等教育”
同时,忽略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办法、方法、规律、性质、模式、特征与专业设置、教程、教学目的等的深入研究,对教学的基本条件也不重视改变和提升。
2)师资队伍还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教育观念上存有错位和偏差。其主要表现是:只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一同之处,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及特殊性认识不够,因而习惯于过去的普通教育的思维定式,而不可以适应职校教学;并且错误地觉得职业教育是一种“不合法”、“低层次”的教育,因而从自己减少了对教学水平的需要,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包含职业道德教育。
“双师型”教师亟缺。职业教育的特征需要教师不只要精通专业理论常识,更要紧的是要具备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通常来讲,中等职业学校大多数现任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职校,缺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很难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需要。
2、怎么样加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职业教育是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的完成这项任务,是保证职教人才培养水平的势必需要。上述种种状况都说明,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德育,存在着不少的不足,下面,笔者从学生和师资两方面,谈谈怎么样加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一)德育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应该包含以下部分: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2.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知识教育
4.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5.纪律教育和平时行为规范教育
6.国情、厂情教育
7.专业思想教育
8.劳动生产教育
9.职业道德教育
10. 身心健康教育
(二)德育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工作目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德育工作品牌。
学校各部门要紧密围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德育工作品牌”的工作目的,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好局面,努力把学生培培养为“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要认真总结本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革新德育工作的办法,走出一条合适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塑造是本校德育工作品牌。
[1][2]下一页